且火星位于近日點。紅月亮是月全食時太陽光線通過地球兩側大氣層,其中波長較長的紅光到達月面造成的,屬于大氣的削弱作用。 1.火星大衝時,從地球上觀測,火星和太陽分別處于地球兩側,且火星位于近日點。讀圖,能正確表示火星大衝的位置是乙,是火星近日點,B對。A、B、C錯。 2.紅月亮是月全食時太陽光線通過地球兩側大氣層,其中波長較長的紅光到達月面造成的,屬于大氣的削弱作用。與紅月亮形成原理相似的現象是晴朗天空呈蔚藍色,是大氣的削弱作用,B對。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是大氣的保溫作用,A錯。平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上升是熱量來源問題,C錯。陰天時白天氣溫較低是雲層的反射作用,D錯。 3. C 4. B 【解析】 3.對比豐水期湖岸線與枯水期湖岸線,水位變化幅度最小的是□,說明湖岸坡度陡;水位變化幅度最大的是□,說明湖岸坡度緩。據此選C。 4.湄公河流域多為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降水豐富,並非全年降水豐富; 中上遊經過橫斷山區等地,地勢起伏大,河水流速快;中上遊沿線地區人口稀少;下遊經濟狀況並不是梯級開發的有利條件,據此選B。 5. B 6. D 【解析】 5.新西蘭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處于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B對。A、C、D錯。 6.該日圖中甲、乙兩地中,甲地緯度較高,自轉線速度小于乙地,A錯誤。兩地都位于南溫帶,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小于乙地,B錯誤。11月南半球是夏半年,緯度越高,白晝越長,乙地晝長時間小于甲地,C錯誤。乙地晝長時間短,
小昆凌
日落時間早于甲地,D正確。 7. B 8. A 【解析】 7.集裝箱遊輪從上海出發沿圖中航線駛向鹿特丹,根據海陸輪廓,途中依次經過的海峽是台灣海峽、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B對。不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白令海峽,A、C、D錯。 8.M海域是北印度洋,經過圖中M海域時,1月份是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方向,順風順水,A對。B、C、D錯。 【點睛】 從上海出發沿圖中航線駛向鹿特丹,途中依次經過的海峽是台灣海峽、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1月份是冬季,北印度洋受東北季風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方向。 9. D 10. D 【解析】 【分析】 試題分析: 9.由中心向兩側岩層由老到新為背斜,由中心向兩側岩層由新到老為向斜,從中心P向兩翼P-M-K岩層由老到新,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可判定丙處為背斜構造。由等高線彎曲凸出方向凸低為高,凸低為高可判定丙處為山谷。 10.乙河穿越地區,等高線密度比甲河小,地勢起伏小,水流平穩。乙河流域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較多且季節變化小,河流水位高且季節變化小;甲河流域為地中海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 【考點定位】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地質構造的類型的判斷 河流的水文特征 11. C 12. A 【解析】 【分析】 試題分析: 11.根據表格數據,Y國的水足蹟主要來自外部水足蹟,所以說該國水資源嚴重匱乏,C對,A錯。材料不能顯示是發展中國家,也不能體現水資源利用率,
遊客投訴海膽蒸蛋沒海膽 三亞回應
B、D錯。 12.減少內部水足蹟的措施有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對。進口水資源密集型產品,減少本國水資源的消耗,□對。出口水資源密集型產品,會增加內部水足蹟,□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不能減少消耗,□錯。所以A對。 考點:水足蹟概念,區域水資源特征,減少內部水足蹟的措施。 13. D 14. B 【解析】 【分析】 本題組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以及圖文信息的獲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是熱量對于花期的影響以及太陽方位,需要結合到相關的基礎知識,抓住圖文關鍵信息分析答題。 13.影響鮮花開放有光照條件和熱量條件,一座山的南北兩側光照條件相差很小,但是在冬季,由于山脈阻擋北部寒冷氣流,南北兩側溫度相差很大,所以影響梅花次第開放主要原因是熱量條件差異,D正確,其餘選項錯誤。 14.清明時節該地日落西北,傍晚南側光線不佳,A錯誤; 勞動節日出東北,北側光線好,B正確;端午節日落西北,傍晚南側光線不佳,C錯誤;元宵節日出東南,北側光線不好,D錯誤。 15. D 16. D 【解析】 15.圖示柑橘成熟時間從北向南依次是早熟、中熟、晚熟,該差異因緯度不同而導致的熱量、氣溫差異而形成,據此選D。 16.西班牙橘園種植的草類需和柑橘種植地帶吻合。據圖可知,種植園分布于西風背風地帶,因此這些區域降水少,晴天多,據此推測這裡的草類應喜光耐旱,選D。 【點睛】 17.A 【解析】 【分析】 該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 【詳解】 傳感器是遙感系統的最重要的裝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傳感器接受物體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然後以圖像、數據等形式將信息傳遞給地面工作站。從圖中該地理信息技術工作過程可以判斷為遙感系統,簡稱RS。 18. B 19. D 【解析】 【分析】 該組試題以氣溫和降水資料圖為切入點,考查氣候特征對比和氣候成因分析,總體來看,試題難度適中。 18.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地1月降水分別約為5mm和120mm,A錯誤。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溫分別約為26℃和-4℃,氣溫年較差為30℃;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溫分別約為23℃和11℃,氣溫年較差為13℃,甲氣溫季節變化比乙大,B正確。甲、乙兩地7月氣溫分別約為26℃和23℃,C錯誤。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別約為180mm和5mm,差值為175mm;乙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別約為120mm和10mm,差值為110mm,甲降水季節變化比乙大,D錯誤。 19.兩地位于40°N亞歐大陸東西兩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說明該地為地中海氣候。1月時,氣壓帶風帶南移,此時乙地受西風帶控制,降水較多,D正確。 20. A 21. B 【解析】 20.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生物質能和地熱,□□對,A對。核能、頁岩氣是不可再生能源, □□錯,B、C、D錯。 21.關于我國能源消費變化及預測的敘述,化石能源未來消耗總量減少,□錯。石油消費總量變化大,總量減少,□錯。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耗將增加,
六合彩走勢圖50期
有利于減排,□對。能源消費結構趨向于多元化,能源供應市場更穩定,□對。B對,A、C、D錯。 22. A 23. B 【解析】 22.從緯度位置看,圖中小島受東北信風影響;由圖中河流分布以及山峰符號可知A地南部為山脈,來自海上東北信風被山地阻擋並抬升,在A處形成地形雨,而B、C、D處于背風坡,因此A處降水最多。故A正確。 23.根據該島地理位置和地形判斷,該島北側為熱帶雨林氣候,南側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而山峰海拔只有3175m,因此山頂常年白雪皚皚說法錯誤;該區域位于大西洋西部低緯海區,a、b洋流屬于北赤道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熱帶種植園農業,故A、C、D錯誤。島上雖然河流眾多,但因為島嶼面積較小,中部為山地,地勢起伏大,河流短小而急促,因此水資源較少,故B正確。 24. C 25. D 【解析】 24.入秋是氣溫下降,天氣轉涼的標志。甲處于西部沿海平原地區,乙則位于東部山地,兩地地形地勢的不同導致甲乙入秋時間的差異,選C。 25.當圖中P地入秋時,對應時間是11月。此時,意大利的波河即將進入汛期不可能洪水濤濤;亞馬孫雨林為常綠林,無季節性落葉現象;西伯利亞平原已經嚴冬,滿目蒼涼;巴西高原正值雨季,牧草綠綠,選D。 26. C 27. C 【解析】 【分析】 隨著經濟、科技發展,建築技術水平提高,自然因素對交通線路布局的影響減弱,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加強。我國布局京新高速公路的主導區位是經濟需求。該地鰭狀沙袋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壓覆沙土,減小風速。 26.隨著經濟、科技發展,建築技術水平提高,自然因素對交通線路布局的影響減弱,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加強。我國布局京新高速公路的主導區位是經濟需求,C對。科學技術是重要保障因素,A錯。穿越數百千米的戈壁無人區和上百千米的移動沙丘,